【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关闭】时间:2023-6-29 18:46:19 作者: 来源: 点击:904次
范县人民检察院2023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
一、加强涉农检察,服务乡村振兴。推行涉农检察“四个一”工作模式,研究出台一个加强涉农检察工作意见,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开展粮食安全公益诉讼、耕地保护、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打击假劣农资犯罪等系列涉农检察专项监督活动,办理、评选、发布一批涉农检察典型案件,以扎实办案成效服务乡村振兴。二、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遏制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保障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深化落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人才交流等方面协作。推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集中统一履职,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让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广泛共识。三、聚焦金融监管能动履职,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依法从严从快办理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将追赃挽损贯穿司法办案始终,最大限度减少受害群众损失。立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诉源治理,督促堵漏建制、强化监管,以金融稳促经济稳、社会稳。四、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公正。积极适应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轻微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的刑事犯罪结构新变化,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面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提高诉讼效率。注重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和量刑建议的合法性、恰当性,全面提升认罪认罚工作质效。加大对严重暴力犯罪的惩治力度,加大对轻微刑事案件的调处力度,充分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五、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溯源治理,守护平安稳定。深入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依法稳妥办理重大敏感危害生产安全案件,积极开展涉危害生产安全案件企业合规审查,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以点促面推动相关行业领域改进提升,推动溯源治理、系统治理。六、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检察监督专项活动,维护“三小”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监管执法领域过罚明显不当等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检察监督活动,监督纠正“小错重罚”等不当行政处罚行为,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市场环境,维护“三小”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规范经营。七、强化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司法保护,让法治成果人人共享。聚焦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开展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做到“应支持尽支持”,帮助涉案困难群众依法维权。深化养老诈骗专项整治,开展妇女权益保护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坚持“应救尽救”开展司法救助,适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增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八、开展“未”爱而来专项保护行动,法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坚持“高压零容忍”,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宽容不纵容”, 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履职,帮助回归正途。坚持“及时有温度”,健全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取证、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工作机制,有效避免“二次伤害”。对家庭监护缺位的,通过支持起诉、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监护履职。会同县妇联、县民政局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强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九、深化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工作,推动涉检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实质性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申诉案件成效,确保首次刑事申诉、国家赔偿和立案监督“三类案件”应包尽包,实现“三类案件”3个月内办结100%,推动源头治理和前端化解。十、开展线上+线下多元阅卷服务,更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做优现场阅卷服务“一次办”,提高律师阅卷服务效率。深化互联网阅卷服务“及时办”,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和答复工作。探索异地阅卷服务“就近办”,通过跨地区检察协作保障远程阅卷需求,打通律师阅卷“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