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怎么表达心情,为了孩子她娘和小英户口的事,你们来俺村里跑了好几趟。检察院把俺一家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费了那么大劲儿,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真是麻烦你们了!”面对前来回访的检察官石素娟,王某一个劲儿地表达着谢意。
王某为啥这么激动?他跟检察官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2020年2月13日这一天,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王某一家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在家中无所事事的丰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将智力残疾的张某(王某的妻子)诱骗至自己家中强奸了。事情发生后,张某的丈夫王某第一时间报警。2021年2月2日丰某向公安机关投案。经鉴定在案发时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自我防卫能力。
4月5日,在审查起诉环节,范县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组在办理犯罪嫌疑人丰某涉嫌强奸案件时,发现被害人张某可能属于国家司法救助对象,于是依据《范县人民检察院加强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内部衔接工作实施办法》向控告申诉部门移送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线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收到线索后,立即安排专人办理,及时启动救助程序,办案检察官担心救助申请人在准备材料时出现差错,数次与救助申请人联系,并安排书记员专门赶到其所在的村帮助其准备需要的详细材料,保障了救助材料的规范、高效。
4月8日,经过调查走访,与村委会干部及部分村民座谈得知:王某一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张某智力二级残疾,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由于多年未去办理二代身份证,户籍已于多年前被湖北省竹溪县公安局注销。王某和张某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因家境贫寒需要照顾母亲、妹妹等原因而辍学,二儿子正在读高三,女儿小英刚刚8岁,因在家中出生没有医院为其开具出生证明,至今没有户籍,还未入学。
在一次走访中,看着天真无邪的小英,石素娟问她想上学吗?小英说:“阿姨,我很想上学,但是爸爸说我是黑户,上不了学。”听到这里,石素娟眼里满含泪水地告诉小英:“阿姨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入学!”。
当今社会,没有户籍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然而张某和女儿小英就没有户籍,直接导致张某不能购买居民医保、不能申请残疾人补助,甚至连出个远门都买不了车票。对小英来说,没有户籍的影响更大,已到入学年龄的小英因为没有户籍,迟迟没有入学接受教育。一定要帮助王某一家人解决户籍问题,让他们能享受到同龄人享受的各项国家政策,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消除障碍。
4月10日,石素娟向院领导汇报了王某一家的情况后,经过多次研判,范县检察院决定主动出击,于是石素娟和同事们多次到王某家所在的村子实地调查,与当地县总工会、民政局、公安局、妇幼保健院以及湖北省竹溪县检察院、竹溪县公安局等部门沟通协调,使王某一家的生活一步步进入正轨。
石素娟考虑到张某无户籍,医疗、生活都面临困难,但是张某的户籍在800公里之外的湖北,恢复户籍有诸多的烦琐程序,石素娟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与湖北省竹溪县检察院取得联系,在视频会议上与竹溪县检察院、竹溪县公安局商定恢复户籍的方式,通过微信视频、发送微信照片、邮寄书面材料的方式让竹溪县公安局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最终为张某恢复了户籍。
张某的户籍信息被恢复后,石素娟又与范县公安机关协商解决张某户籍迁移问题,经过多次的沟通协调最终将张某的户口从湖北省竹溪县迁至河南省范县。同时为解决张某之女小英户籍、学籍的问题,石素娟多次向县妇幼保健院、公安局、卫健委、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经过调查核实后,发现小英因在家中出生无法办理出生证明,而办理户籍的前提条件是出生证明及父母的户口信息,于是石素娟向院领导汇报了张某一家的具体情况,最后决定由检察院出DNA鉴定费为张某和小英做DNA鉴定,然后再协商卫健委、妇幼保健院为小英出具了出生证明。全程协助张某母女办理户籍、小英学籍,现小英已正常入学。
张某和小英的户籍问题解决了,但看着他们那个一贫如洗的家,石素娟心里很不是滋味,根据王某、张某一家的实际情况,她积极为张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这天,她早早地就为小英准备了漂亮的花裙子、新书包和生活用品,携带着5000元的救助金前往王某家。
在王某家,小英从树上摘下来两个还很青涩的桃子,双手送到石素娟手中,说道:“阿姨,谢谢你们的帮助,我有户口了,也能上学了。这是我家桃树上结的桃子,已经洗干净了,你们吃吧!”石素娟和同事们吃着稍微带点苦涩味的桃子,心里却乐开了花。
回到单位,石素娟的心还是一直牵挂着王某一家,总想着再为他们一家做点啥。想从经济上再帮他们一把,于是依据范县检察院与范县民政局等四家单位会签的《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积极地与县民政局沟通协调为王某一家申请了3000多元的临时救助金;又与范县总工会取得联系,为王某一家争取到困难农民工生活救助金2000元。
将为王某一家争取到的社会化救助资金5000余元再次送到王某家,王某激动地说:“上次给俺家发了5000元的救助金了,今天又给俺送来5000多块钱,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怎么感谢啊!”。
几天后,石素娟正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访,单位里的一位同事急匆匆地跑过来告诉石素娟:“有人给你送锦旗呢!你快去吧!”。
石素娟快速地走到大门口,看到王某正双手举着锦旗站在范县检察院的门前。石素娟责怪到:“你送锦旗干啥呢?做这一面锦旗至少需要50元,这要是买馒头至少能吃一个月呢!真是乱花钱!”
王某激动地流着眼泪说:“从来没有人把我们家里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也只有你们检察院把我们的事当成是你们自己的事来做,我们一家人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谢意啊!”
来源:河南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