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新年好! 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与您交流。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在这同时有一种爱如春日阳光,夏日春雨,陪伴着孩子,那就是我们未检人对孩子的爱。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们想借此机会,把从事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心得体会和各位家长交流,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筑牢防止侵害未成年人的坚固堡垒!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最重要一环,家长们应当依法履行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保护责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家长们恪尽父母责任,与我们共筑防范之堤。为促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顺利实施,范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创新打造了范检守护360未检品牌,致力于360度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一、防暴力
近年来,发生在校园的欺凌事件屡见不鲜,辱骂殴打、拍照侮辱......不断引发社会关注。而遗憾的是,校园霸凌仍然被许多家长当做同学间的“小打小闹”,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霸凌被隐藏在看不见的角落,又有多少孩子深陷校园霸凌的魔爪里,正在被校园霸凌一步步吞噬着人生。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使用暴力,只有找到“病根”在哪,才能对症下药。
因此,父母平时应该多关爱孩子,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状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合理解决矛盾纠纷。在孩子的眼里,你们就是他们遭遇霸凌唯一的依靠,请一定要陪孩子坚决的向校园暴力说NO!让校园成为孩子教育学习的乐土,让每一个孩子远离校园霸凌,真正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防“网瘾”
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未成年沉迷游戏、行为失范等问题,严重影响未成年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教育引导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也是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家长要强化监护职责,培养良善品德,树立自卫意识,引导孩子辨别不良讯息。
(二)家长要重视网瘾危害,发现苗头,即刻积极干预,积极联系学校,多方形成合力,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三)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与孩子多做游戏,手工,让孩子意识到生活里不是只有手机电脑,自主远离电子产品。
三、防性侵
性侵类案件的特点及发案原因:(一)熟人作案。被侵害人往往与侵害者有一定的熟知度,或者是生活中的熟人,或者是网络上的网友,被侵害者对这些人的防范心理要比陌生人低,但这也恰恰给侵害者创造了机会。(二)网络交友。随着现在交友工具的增多繁杂,通过陌陌、“摇一摇”、“附近的人”等方式,陌生人也能隔着电脑成为“熟知”的人。但网络毕竟是虚拟世界,很多性侵害的发生都是通过网络相识,取得信任后实施成功的。(三)地点隐蔽。大部分性侵类案件的发生,都是在车内、宾馆、野外等一些隐蔽又难觉察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便于实施犯罪,另一方面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想通过隐蔽的地点逃避侦查。(四)教育缺失。很多未成年之所以防范意识不强,主要是因为学校、家庭对孩子的性教育缺失。虽然我们检察机关一直在努力宣讲防性侵的法律知识,但遇到家庭离异、过早辍学、父母不能有效引导等因素后,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当一个不懂自我保护,在面临外边世界的各种诱惑时,很容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因此父母要加强性引导。从孩子性启蒙到性懵懂的关键年龄阶段,家长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性知识,学会控制性冲动,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马上就要开学了,新年新气象,新年新期望。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感谢家长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也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检察官寄语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都离不开家长们的
陪伴与细心照料
让我们携起手来
用心呵护,用爱陪伴
让孩子如夏花般灿烂成长